治国之要,唯在用人。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活危害最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和治本之策。《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要求“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这是在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明确要求。
选人用人是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历经革命、建设、发展、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离不开党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培养、选拔出来的优秀党员干部队伍,离不开成千上万党员干部的顽强拼搏、浴血奋斗。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就要求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贤任能,把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使各方面的干部充分涌流、集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各展所长、各得其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有了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过硬的领导班子,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才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才能得到严格执行;反之,基础不稳,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滋生蔓延。苏荣在江西大肆买官卖官,于是许多干部心思都在琢磨苏荣和其夫人喜欢什么;周本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八项规定”不满,其任省委书记期间,河北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可见,干部队伍源清流洁,是党内政治生活风清弊绝的重要前提,《准则》第八部分强调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工作体现着鲜明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正气充沛,干部就会见贤思齐、心齐气顺;用人不公,就会邪气横生、人心涣散,从政环境陷入恶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的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有四个与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有关;巡视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正之风和用人腐败问题反映突出,违规用人问题比较普遍,正是这些地方、部门政治生态恶化的污染源;王珉等人卖官鬻爵、插手人事,给当地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聂春玉在吕梁任人唯亲、任人唯“钱”,吕梁因此成为山西“塌方式腐败”的典型缩影。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想再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针对当前党员干部、群众关注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选人用人不正之风问题,《准则》开出了药方,从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选人用人的根本遵循、防范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措施、规范党内同志交往的要求、关心和爱护干部的机制制度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选好人用对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指明了方向。
按照《准则》要求,坚持正确导向,选好人、用对人,要落实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严把选拔任用干部的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要整治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坚决纠正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及时核查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的线索,坚决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今年正值换届之年,纪检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洁意见回复”关,实事求是评价干部廉洁情况,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任人唯贤”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崇尚的治国理政境界。中国历史上既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兴国兴邦的动人故事,也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深刻警示。“尚贤者,政之本也”,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就能使党内正能量更加充沛,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黄月)